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分节阅读_33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第十九章 跨国投资 众说纷纭是与非(4)

李嘉诚在美国最有“着数”(合算)的一笔交易,是他与北美地产大王李察明建立友谊。李察明陷入财务危机,急需一位“叠水”(粤语水即钱,意为很富有)的大亨为他解危,并结为长期合作伙伴。为表诚意,李察明将纽约曼哈顿一座大厦49%的股权,以4亿多港元的“缩水”价,拱手让给李嘉诚。在新加坡方面,万邦航运主席曹文锦,邀请本港巨富李嘉诚、邵逸夫、李兆基、周文轩等赴星洲发展地产,成立新达城市公司,李嘉诚占10%股权。1992年3月,李嘉诚、郭鹤年两位香港商界巨头,通过香港八佰伴超市集团主席和田一夫,携60亿港元巨资,赴日本札幌发展地产。李嘉诚的举动,引起亚洲经济巨龙——日本商界的小小震动。李嘉诚回答记者提问时说:“正像日本商人觉得本国太小,需要为资金寻找新出路一样,香港的商人也有这种感觉。一句大家都明白的道理,根据投资的法则,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。”近10年来,李嘉诚多次声明长实系的跨国化,是投资,而不是走资。然而,对李嘉诚的声明,持怀疑态度的人仍为数不少。走资与投资,在形式上毫无区别,惟有当事人心里清楚,可谁又能辩解得清?也许,能从跨国投资的普遍现象,寻找答案。世界经济史证明,一间公司发展到相当的规模,就会突破原有的日益显小的经营区域,向外界寻找发展。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到相当的水平,自然会为剩余资本寻找出路。其道理,李嘉诚回答记者问时曾谈到过。二战以后,最具扩张性资本是美国本土美元,其后是欧共体美元、中东石油美元、日本美元。它们各领风骚,相继在国际经济舞台风头大出。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,世界华人资本崛起,日益引起世界经济界的瞩目,大有压倒日本资本之势。据美著名财经杂志《福布斯》1994年报道:国际基金会、世界银行、美国人杂志、日本经济新闻、纽约时报等权威机构和学者评论,当前全球华人是世界经济最大活动力之一。迄今,海外华人(指中国大陆以外)约5500万,每年总产值超过5000亿美元,拥有总资产2万亿美元,接近日本(人口亿)总资产的2/3,是世界最富的群体。华人中富豪的人数,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英国、法国和加拿大(三国总人口亿)富豪的总和。论外汇储备,总额最高的是台湾(1991年为831亿美元,第2位美国798亿美元),人均占有量最高的是以华人为主体的新加坡(1991年为11376美元,第2位香港4962美元)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葛得坚认为:“华人现时是世界上最具流动性的投资集团,已取代日本成为主要投资者。”作为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,以及他所控的全球最大华资财团,走跨国化道路参与国际竞争,不可避免且名正言顺。如果困守弹丸之地—香港,不进行境外投资,反而令人奇怪。现在仍有一个不能信服“求疵者”的问题,李嘉诚的境外投资,重点是北美、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,直至1992年前,他对祖国内地的投资,基本处观望等待态度。他缘何只做大慈善家,而非大投资家?他自己说过,根据投资法则,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。现在他已经把鸡蛋分放到许多只篮子里,偏偏空过一只最近最大的篮子—中国大陆。这只篮子就这么不安全?他说过看好大陆的改革开放。答案也只有李嘉诚自己能解开,是行动而不是言语。本书后面相关章节将会详及。附:香港77间已迁册上市公司名单银行金融:怡和策略、第一太平、第一太特、瑞福、道亨集、P·BANC·泰福、汇丰、亚洲金融;地产:置地、保华、香港兴业、大宝、中娱、华置、爪哇、世纪、国泰城市、百利保、富利国际、汤臣、大昌、惠泰、新昌国际、鹰君控股、远展、广生行、海裕实业;酒店:文华东方、富豪酒店、百乐酒店;工业:通用电子、卜蜂、德昌电机、实力国际、怡南、ASM太平洋、品质、爱美高、乐声电子、依利安达、南洋纱厂、罗氏国际、伟易达、嘉华国际、冠亚、讯科、建生实业、开达、远生、升岗、新创见、瑞菱、彩星、合兴、玫瑰、王氏工业、万威、隆辉、Grusader、Uniworld;销售、传播:牛奶国际、星岛报业、连卡佛;综合企业:怡和控股、名力、长江国际、其士、基士商业、华基泰、万邦航运、宝威、香港地毯、王氏港建、仁孚、华光船务、海嘉实业。注:资料来自1990年12月18日《东方时报》《明报》;统计截止1990年11月底;新注册地为百慕大、英国、开曼群岛等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haimabooks.com

(>人<;)